close


寺院以經懺佛事作為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,


便使得僧眾以念經、拜懺、念佛的修行當作謀利的工具,而失去了修行的意義;


信徒們跟寺院來往,要求代為誦經拜懺,並議價計酬,


一卷經多少錢,一部懺多少錢,兩個小時多少錢,一天多少錢,


便使得三寶之一的僧寶,失去了值得敬重的尊嚴和地位,




而把他們當作木工、裁縫、廚師等等的僱傭同等看待,


所以不稱「師父」而叫「師傅」了




可是,幾百年來,佛教中還是依靠經懺而苟延殘喘地維繫了下來,也有它不可磨滅的功用。




為此,我便寫了一篇〈論經懺佛事及其利弊得失〉的萬言長文,




我的結語是:


「佛事總是要做的。不過,理想的佛事,絕不是買賣。


應該是修持方法的實踐指導與請求指導




因為僧眾的責任,是在積極的化導,不是消極地以經懺謀生。」




「各道場盡可能皆以弘法為要務,盡可能都以信施(不是買賣)來維持。




不得已而非做『經懺』不可者,則佛事是齋主與僧眾雙方的修持,


凡做佛事,僧眾固該如理如法,



 虔敬以赴,齋主閤家也該跟隨僧眾參加禮誦,


以其超薦先亡的機會,共浴佛教的甘露法味。


最低限度,也得於佛事之中,增加一個向齋主說明佛教及佛事大意的節目。


唯有如此,庶幾不將僧眾當作計時賞酬的工人同等看待,庶幾不失佛事之為佛事的莊嚴。」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蔬遊趣veggie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