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網路文章】
張三和李四兩個人吃葡萄。吃著吃著,張三就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,
饒有興趣的對李四說:「我們倆性格相差很大呀。」
李四不明白:「何以見得呢?」
張三指著面前的葡萄說:
「從吃葡萄的方式上能看出來:每次我都摘最大的吃;而你,每次都摘最小的吃」。
李四瞅瞅桌上,果然,張三吃的時候,都是揀最大葡萄的吃。
而李四,都是揀最小葡萄的吃。
李四說:「這叫個性?」
張三說:「瞧我,每次吃的都是最好的一顆葡萄。
而你,每次都是吃最差的一顆葡萄。看來,你不懂享受生活啊。」
李四笑了:「是嗎?我看真正不懂的享受生活的是你。
不錯,每次你吃到的都是最好的一顆葡萄,
可是反過來想想,你吃的葡萄越來越酸,直到最後吃不下去了,心情就越來越糟糕。
而我吃的葡萄越來越甜,心情也會越來越好的。」
張三說:「你說的是分吃葡萄的情景。假如我們合吃葡萄,我不就佔大便宜了?」
李四笑著嘆了口氣說:「這樣更顯出你的可悲啊,
有了這一次,誰還會跟你合吃葡萄呢?你整天抱怨自己缺少朋友,
卻不知道這正是最根本的原因!」
從一個人吃便當的過程中也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個性,例如:
第一種人:先從不喜歡的菜開始吃,把最好吃的留在最後。(喜歡先苦後甘的人生)
第二種人:先從最喜歡吃的先吃,最後再吃不喜歡的菜。(喜歡先享受再勞累)
第三種人:只吃自己喜歡吃的菜,其它的就不吃。(希望一輩子過甘甜的人生)
第四種人:喜歡的、不喜歡的都一起吃。(個性偏逆來順受)
當然,這或許只是長輩希望孩子不挑食的教育方法,亦是一種心理學上的參考,
並不代表絕對,只是看到這篇文章時心所有感就提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。
生活中的小習慣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本質,
從吃葡萄中來反應人生、職場、交友。
甜葡萄就像是好運平順的生活,酸葡萄就是生活讓人厭煩的鎖事。
反應在職場中,甜葡萄就是簡單易做的工作,酸葡萄當然就是吃力不討好的差事。
以交友來看,甜葡萄就像是吃喝玩樂,酸葡萄就如相互幫忙。
若一個人只挑甜葡萄來吃,那相對的久而久之就會讓周邊的同事、朋友所厭惡,
長久下來生活圈將愈來愈小,最後變的孤立。
我們不可能永遠挑錢多事少的工作,總是會有犧牲,由其在講求服務的現在,
如何創新自己的價值就是要找出屬於自己品牌的差異!
曾經看過很多人將生活的不順當成是運勢不好,這不好就是好多年
其實說穿了,要不就是因為沒認清自己、就是自我感覺太良好
人生中的酸葡萄是要更突顯甜葡萄的甜美,懂的品嘗酸葡萄才能真正享受人生。
改變,就從自身的態度開始!~~~共勉之。